焦虑是一种常见且正常的情绪状态,表现为面对不明确的危险因素时,出现心率加快、呼吸急促、肌肉紧张等现象。
比如对没准备好的考试产生紧张、担心,就是焦虑的表现,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,称为生理性焦虑。适度的焦虑能够激发人的动力和潜能,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困难。
然而 ,当焦虑情绪持续时间较长、程度较为严重,是过度的、不合理的,并非基于现实的威胁或困难,且对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学习或社交等方面造成明显干扰和损害时,就可能发展为病理性焦虑,这种情况下如果符合相关诊断标准,就称为焦虑症。
如何区分正常焦虑情绪与焦虑症
1. 持续时间 正常焦虑通常持续较短时间,随着压力源的消失而逐渐缓解;而焦虑症患者 的焦虑情绪可能持续数周、数月甚至数年。
2. 程度与合理性 正常焦虑的程度通常与面临的压力源相匹配,且是合理的;而焦虑症患 者的焦虑症状往往过度且不合理,即使在没有明显压力源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。
3. 影响范围 正常焦虑主要影响情绪状态,但不会严重干扰日常生活和工作;而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状态可能严重干扰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学习和社交等方面。
焦虑症的症状不限于情绪方面的困扰,还包括多种身体症状感受、思维和想法的苦恼,以及行为上的改变。常见症状包括以下几种。
1.过度担忧 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,如工作、健康、财务和人际关系等,感到过度担忧。
2.难以控制的担忧 即使意识到自己的担忧是过度的,但依然难以控制这种担心/担忧。
3.躯体症状 包括肌肉紧张、身体疲劳、头痛、胃肠不适、易出汗、尿频尿急、胸闷气短、心慌心悸等。
4.情绪症状 如易怒、紧张、烦躁、着急、不安。
5.睡眠问题 难以入睡、睡眠质量差或睡着后频繁醒来。
6.注意力不集中 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感到思虑过多甚至思维混乱。
7.行为改变 回避引发焦虑的人、事、物,或者反复求助,甚至过度饮酒和依赖服药。
在临床诊断及表现上,焦虑症其实分为多种类别,症状复杂,常见表现可概括为“病理性焦虑情绪、躯体不适症状、精神运动性不安”三大症状群。
1、病理性焦虑情绪——
指的是与处境不相符的痛苦情绪体验,患者感受为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、害怕、紧张和不安,反复呈现不祥的预感;外在表现多为言语急切、心神不宁,易发脾气,常对事情失去耐心。
“都劝我说想开点就不焦虑了,可是不想这个就想那个,这焦虑简直无处不在。”
2、躯体不适症状——
躯体不适症状是焦虑症的躯体化表现,常常自病症早期就开始出现,且伴随病症发展可呈多样化表现。如心悸、心慌、胸闷气短、心前区不适或疼痛、全身疲乏、手抖、尿意频急、头昏、眩晕、晕厥以及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,最为常见的是以失眠、早醒、梦魇等为表现的睡眠障碍。
3、精神运动性不安——
多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,小动作增多,搓手顿足、无法静坐,常眉头紧锁,表情紧张或不自主来回踱步。
注意:虽然焦虑症和抑郁症是两个不同的心理疾病,但是常常 “结伴出现”,情绪感受相互交织。